一枚速度超过5倍音速的导弹划破中东天空,直扑以色列最繁忙的国际机场! 就在全球超过20个国家联手要求立即结束加沙战火之际,以色列强硬回绝:“责任全在哈马斯! ”这场震动全球的袭击与外交博弈,瞬间点燃火药桶。
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在7月22日高调宣布,他们成功向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发射了一枚名为“巴勒斯坦-2”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并宣称精准命中目标。
消息一出,国际航空安全警报骤升。 本-古里安机场是以色列最主要的空中门户,此次袭击直接威胁民用航空枢纽,引发广泛恐慌。
以色列军方在袭击发生前曾发布预警,称拦截了一枚从也门方向飞来的导弹。 这一信息与胡塞武装的袭击声明在时间点上高度吻合。 以
军没有具体说明拦截是否完全成功,也未确认机场是否遭受实际损害。 胡塞武装选择高超音速武器,意图突破以色列号称“铁穹”的防空系统,展示了其远程打击能力的升级。
此次导弹袭击绝非孤立事件。 就在前一天,也就是7月21日,以色列国防军公开表示,他们已对胡塞武装在也门红海重要港口荷台达的军事设施实施了打击并将其摧毁。
胡塞武装反应迅速且强硬,当晚即宣布对以色列境内五个不同目标发动了无人机袭击作为报复。 双方的军事对抗呈现螺旋式升级的态势。
胡塞武装在声明中明确表示,此次导弹袭击是对以色列持续轰炸加沙地带以及针对胡塞武装自身军事行动的直接回应。
他们声称拥有并使用了更先进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意在展示其具备穿透以色列先进防空网络的能力,对以色列本土关键设施构成实质性威胁。
就在中东上空战云密布、导弹呼啸之际,一场大规模的外交行动同步展开。 7月21日,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超过20个国家的外交部长罕见地联合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烈的声明。 这份声明只有一个核心诉求:立即结束加沙地带的战争!
这些国家在联署声明中共同敦促以色列,必须严格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规定的各项义务。 他们特别强调,以色列应立即解除对进入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所有限制。
当前,加沙面临着严峻的人道主义灾难,食物、药品、燃料等基本生存物资极度匮乏。 声明直指封锁是加剧人道危机的主因。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委员会负责应急准备、危机管理和平等事务的委员也在这份要求停火的联合声明上签了字。 这标志着欧盟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组织,其官方代表正式加入了这场国际施压行动,进一步增强了声明的分量和国际共识的广度。
面对超过20个国家的集体呼吁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以色列政府的回应异常强硬且迅速。 就在多国联合声明发表的同一天,即7月21日,以色列外交部立即发表了一份针锋相对的声明,断然拒绝接受这份联署声明的内容。
以色列外交部在声明中直斥多国的呼吁“脱离现实”,完全忽视了地面冲突的复杂性和根本原因。 以色列将未能达成停火协议以及被扣押人员无法获释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 声明措辞严厉地指责哈马斯应为当前的僵局负全责。
以色列方面在声明中反复强调,他们已多次公开表示愿意接受现有的停火提案框架。 相反,他们指责是哈马斯方面“拒绝”了这些旨在实现停火和人员交换的提议。 以色列试图将国际社会的批评焦点转移到哈马斯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