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的策应天赋, 是否能复制“约基奇路线”?

123     2025-07-05 07:36:52

在CBA及试训期间,杨瀚森展现出了罕见的传球天赋,令人惊叹。青岛时期,他在高位策应中扮演了进攻关键角色,能够在挡拆后灵敏地观察外线,并在吸引防守时送出精彩的助攻。试训中,他一场比赛就交出了6次助攻的成绩,联合试训两场则累计送出8次助攻,面对的是NBA级别的防守。中国媒体将他誉为“约基奇Lite”,而美国媒体则称之为“China’sPassingBig”。

然而,约基奇的传球风格是一种“全场控节奏”的方式,远不止于简单的传球,他是能够改变比赛节奏的核心。而杨瀚森则更多是“看到机会随即传球”的类型,缺乏那种主导防守节奏的掌控感。如果要总结的话,可以说:约基奇是一个战术系统,而杨瀚森则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战术亮点。

尽管约基奇的速度不算快,但他的“慢”却极具智慧;而现在的杨瀚森则倾向于“慢”的一面。对比他们的数据,杨瀚森身高2.18米,体重115公斤;而新秀年的约基奇身高为2.13米,体重113公斤。在横移移动测试中,杨瀚森的成绩是11.79秒,而约基奇的估算为10.8秒;在3/4冲刺的表现中,杨瀚森为3.38秒,约基奇则约为3.1秒。虽然这个差距并不致命,但约基奇凭借其卓越的头脑,能够提前站位和运用假动作制造空间,显示了其卓越的技巧。而目前,杨瀚森在面对NBA级别的速度与防守时,容易被迫拉出来打,协防的速度也显得略慢。若不提升体能与速度,难以效仿“以静制动”的高效表现。

杨瀚森被视为球队战术的启动器和终结者,他的表现实在对球队至关重要。然而,如果没有控球大核心,比如斯科特·亨德森或西蒙斯,或者团队没有明确围绕他建立战术,他现在充其量只是一个“拼机会”的替补角色。策应型中锋不仅仅是会传球,而是需要技术与战术智慧的结合,因此并不是每个会传球的人都能成为约基奇。

在同类型的失败案例中,多曼塔斯·萨博尼斯虽是顶级策应,却因投射不足和防守漏洞而在季后赛中显得乏力;凯文·卢尼尽管能在高位发牌,依然受限于缺乏投射和自主进攻能力;周琦则因无法在NBA级别的对抗速度中执行出色的传球而未能成功。

杨瀚森若希望避开这些前车之鉴,除了提升球商外,还需要在体能、投射、语言沟通与抗压能力等方面全面进步。虽然他具备成为“策应型中锋”的潜质,或许能走出“小加索尔式的蓝领策应之路”,但想要复制约基奇的“持球核心控场大师”之路,现阶段的挑战依然艰巨。如果他能逐步练就投射、传球和护框的三合一能力,那么他成为“能发牌的大个子”,依然会是NBA中一种稀缺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