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的举动,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他明明刚在白宫高调签署《天才法案》,意图重塑美国金融霸权。可下一秒,就在全球150多个国家被加征10%-15%新关税时,他却唯独将中国“排除在外”。这画风变得太快了。
这还不是唯一一次“变脸”。近期,对华H20芯片禁售令也被解除了,英伟达CEO黄仁勋甚至亲自传播消息,那兴奋劲儿,简直藏不住。更让人意外的是,特朗普还公开赞扬中国帮忙解决芬太尼危机。
甚至,他还计划率领马斯克、黄仁勋这些商业巨头组成的代表团访华,期待举行中美峰会。这些看似突然的转变,与他之前“让中国彻底屈服”的强硬言论形成了巨大反差。
这场急剧的政策大转弯,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答案很简单:特朗普之前对华的“极限施压”豪赌,已经彻底输了。
几个月前,也就是今年四月,特朗普政府还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他们对华关税直接拉高到125%,放出狠话,就是要“让中国彻底屈服”。
他们还期待能复制2019年中国曾承诺采购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的“旧剧本”。当时,华盛顿的政客们普遍以为,中国这次肯定会立刻妥协。
但他们显然打错了算盘。中国没有屈服,反而迅速做出了最强硬的反击。不光对等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
更是直接切断了稀土出口配额,还把15家美国企业毫不留情地列入了“不可靠实体清单”。
中国这一系列精准的反制措施,让美国很快尝到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稀土断供直接击中了美国军工产业的要害。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因为稀土短缺,F-35生产线被迫停摆。五角大楼的报告更是刺眼:美军工90%的稀土,全依赖中国。
这波冲击波可不只军工。美国汽车、军工、医疗及电子等关键产业,因为缺少核心材料,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芯片禁令更是回旋镖,英伟达股价单月暴跌18%,CEO黄仁勋都坦言“总感觉公司快要倒闭了”。
国内经济也跟着遭殃。美国通胀率瞬间冲上了4%,普通家庭每年光是生活开销就暴增1700美元。
企业为了活下去,只能自断臂膀:特斯拉紧急把电池厂迁到墨西哥,俄亥俄州的钢铁厂直接裁员了30%。
国际环境也变得孤立。欧盟、巴西、日本等24国集体酝酿对美报复性关税,巴西总统卢拉更是撂下狠话:“反制翻倍!”
美国那些“极限施压”的旧剧本之所以彻底失灵,根本在于中国自身的实力已经完成了蜕变。在半导体领域,中国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42%,比2019年翻了一倍。
上海微电子的28nm光刻机进入产线验证,华为的“光刻算法”专利更是剑指ASML的霸主地位。
中国在稀土提炼技术上,垄断了全球90%的产能,这让稀土成了名副其实的“王牌”。新能源车、光伏、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中国全面超车,在全球市场占据优势。
更别提,中国还有1.5万亿的巨大内需市场,以及RCEP东盟贸易网,完全可以替代美国的订单。
军事技术也在进步。六代机歼-36的技术领先,打破了代差。就连埃隆·马斯克这样的美国商业巨头,也不得不重视中国市场。
他的特斯拉上海工厂就贡献了全球60%的交付量。这些都让美国曾经的“勒索”手段,变得毫无用武之地。
内外巨大的压力之下,特朗普政府不得不放低姿态,主动寻求与中国缓和关系。就在上周,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禁令被解除。
黄仁勋在访华当天,便迫不及待地宣布了H20芯片的销售。
同时,中国也逐步恢复了对美国的稀土磁体出口。六月份对美出口量,较五月猛增了七倍以上,美国制造商终于看到了希望。
七月18日,特朗普更是直接把中国移出了新关税名单,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他公开称赞中国在芬太尼危机上“帮忙”,还计划带领包括马斯克、黄仁勋在内的商业代表团访华,寻求举行中美峰会。
这些举动背后,是他民调支持率跌至43%的连任压力,以及华尔街发出的“最后通牒”,要求他“必须带回中国市场准入协议”。
日内瓦会谈的结果,更是直白地揭示了中美攻防位置的逆转。美方被迫取消了91%对华加征关税,而中方仅象征性地暂停了24%的反制措施。
美国财长贝森特对此无奈地承认:“我们终于学会用尊重而非威胁谈判。”
特朗普想通过关税大棒,逼迫中国再拿出2000亿美元采购协议的旧梦,已经永远停在了2019年。这场由美国单方面发起的贸易战,最终以其自身策略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这场博弈的结局,其实早在中国反制的每一步棋中就已注定。它清楚地昭示:美国那种可以肆意妄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如果还想继续强硬,只会加速其霸权的解体。一个更趋向于尊重而非威胁的多极化国际关系格局,正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