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邓某站在那张桌子前,举起酒杯,笑得有点疲惫那晚的散伙饭,他喝得很慢。
酒杯碰撞的声音,不像是告别的声音,而更像是对一切不完美的放下。
大家辛苦了。
他这么说时,声音不高,但每个人都听得清楚。
可是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的晚宴。
一个小工厂的老板,以几乎是最后的坚守,为两年的崩塌画上句号。
你能想象吗?
老板还没有跑路,而是给员工们发了工资,连餐费都包了这种事情现在还真不常见。
而就在这一顿散伙饭背后,发生了更值得注意的事情:价格战、设备老化、客户流失,隆泰新材的解散并不是偶然。
老板的眼中,有一种无奈,而我们旁观者,或许也能感受到一股压倒一切的紧迫感。
这家公司没能挺过市场的折磨,而它的背后,是化工行业普遍存在的结构性。
设备老化、生产效率低下、同质化竞争,所有的这一切,像是几个成吨的石头一起砸下,最终将一个新兴企业击垮。
然而,那顿晚餐,却像一股清流。
在其他企业老板们眼睛一闭、一睁,就把员工的工资拖欠了好几个月,甚至跑路了,邓某却没有选择放手一搏,而是做出了一个人性化的决定。
他给员工们结了工资,并且没有强迫大家参加吃饭。
老板自掏腰包,挥洒的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一份真诚的告别。
想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汗颜呢?
这些天,网友们在网上疯狂讨论,有人给邓老板点了个大大的赞:这就是做人的格局!
别的不说,起码这份责任心,给员工带来了某种慰藉。
其实说到底,员工更在乎的是老板的态度,不在乎他能不能继续熬下去。
结了工资,陪着吃顿饭,哪怕公司倒闭了,这也是一种别样的尊重。
然而,老板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守住那份底线,背后却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材料成本上涨,价格又被压得死死的,企业在不断的降价中不断加深亏损。
对于一些技术创新相对滞后的小企业来说,这简直就是死路一条。
隆泰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整个化工行业就像一个低价恶性循环的漩涡,一旦进入就很难逃脱。
更不用说行业的单纯打价格战已经成了生存的唯一武器。
细想一下,隆泰的事从另一角度来看,跟那些通过压榨员工来求生存的企业不太一样。
你能想象吗,光是通过降低员工福利,节省成本,根本就无法自救。
而真正有能力重启生机的企业,恐怕早就开始注重效率和技术的提升了。
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创新,所有的盲目跟风和压低成本,只会导致更大范围的倒闭潮。
那个夜晚,员工们在酒桌上沉默,邓老板说了些感谢话,大家听得出其中的惋惜。
人到最后一刻,能不做过多辩解地告别,倒是有一种洒脱的意味。
而且,这不是在讲一个企业倒闭的故事。
这其实是关于行业内压力如何层层递进,怎样一而再、再而三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来。
老板邓某的散伙饭或许比许多行业的经济学家还要深刻。
他做的,是不是更多的是提醒大家,坚守底线,才是真正厚道的生意。
看看身边的老板,谁没有过这样的挣扎?
哪一个不是在一场又一场价格压榨中,为了生存而不断减薪?
隆泰的例子,倒给了那些经营者一个警示,永远不要因为效率低下而牺牲员工的基本尊严。
否则,走到最后,那些曾经受过你照顾的员工,可能会记住的不只是你的倒闭,更会记住你给他们留下的最后一抹尊严。
没错,市场确实很残酷。
但我们不是机器人,不是没有心的机器。
邓老板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不管风雨多大,至少人情味不该失去。
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