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莫让短视遮蔽大国重器的光芒

114     2025-08-18 03:04:45

当C919穿梭于“东方明珠”与“东方之珠”之间,将沪港航线飞成日常,这本是中国航空业值得欢庆的时刻,却有质疑声冒出来——“9900万美元一架,造出来不值”。这样的论调,实在是短视且片面。

从成本与市场的角度看,C919的价值远超价格标签。2010 - 2020年,中国进口超4000架客机,耗费超5000亿美元 ,平均每年的支出相当于一个大型央企的净利润。购买国外飞机时,从发动机、航电设备到小小螺丝钉,都受供应商掣肘,价格说涨就涨、供应说断就断。而C919六成利润留在国内,其全球订单已达1035架。随着订单量的增加,规模效应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C919对中国航空产业链的带动作用更是难以估量。在它的研制过程中,形成了庞大的民机标准文件体系,涉及近40项国家标准、400余项航空行业标准和20余项国外权威协会标准。从新材料研发到智能装备制造,从数字化生产革新到技术人才培养,C919带动了上下游千余家企业协同发展。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智能化改造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西北工业大学攻克单晶叶片铸造技术,中航复材研发出国产碳纤维,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这些成果不仅服务于C919,还将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推动整个工业体系的升级。

从国家战略和国际地位层面分析,C919是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它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重大突破,彰显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过往,中国在国际航空市场缺乏话语权,如今C919打破了波音、空客长期的垄断格局,提升了中国在全球航空产业中的地位。在国际合作中,C919也为中国赢得了更多的机遇与尊重,吸引着全球航空企业寻求合作。

C919更是承载着国人的“大飞机梦”。从1970年“运十”立项到2022年C919成功交付,几代航空人砥砺前行,跨越了52个春秋。它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的出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自信地展现科技实力。

那些认为C919“不值”的观点,忽视了其背后的战略意义、产业价值和民族情感。C919不仅是一架飞机,更是中国航空工业崛起的希望,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见证。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中国需要坚定地支持C919的发展,助力它在国际航空市场上展翅高飞,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