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上市公司刚花2.7亿买来的资产,才过两年就要急着甩卖。
更魔幻的是,甩卖过程中还发现1900万的存货“神秘蒸发”了。
仓库里的木板不翼而飞,经手人绕开公司监控私自变卖,钱款直接进了个人腰包。
这可不是什么小说情节,而是ST景谷(600265)最近的真实遭遇。
2023年2月,ST景谷砸下2.7亿现金,买下了汇银木业51%的股权。
当时看中的是它人造板业务的前景。
索菲亚、欧派这些大牌家具商都是它的老客户。
收购时信心满满,说这能让公司产品线更全、竞争力更强。
为了表决心,原老板崔会军和王兰存还签了对赌协议:
2023年到2025年,净利润必须分别做到4353万、5767万和6404万。
头一年勉强过关。
2023年汇银木业踩着线完成了目标。
但谁都没想到,刚过承诺期就翻车了。
2024年,净利润直接亏掉3245.8万元。
和承诺的5767万相比,差了整整9000万。
业绩塌方,直接导致ST景谷跟着倒霉。
商誉减值8331.87万元,账上硬生生少了一大块。
麻烦还没完。
今年8月,公司年中盘点时傻眼了:
价值1900万的木板和配件,莫名其妙“消失”了。
一查才发现,分管销售的董事王兰存——也就是当初卖公司给ST景谷的原老板之一——
绕开所有审批流程,偷偷把货卖了。
钱全进了他自己口袋。
汇银木业只能报警,公安机关已经以“职务侵占”立案侦查。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从年初开始,汇银木业就官司缠身。
民间借贷引发的财产保全接二连三,光是法院查封就发生了六次。
最近一起在8月11日,有人申请冻结719.86万财产,法院直接封了仓库里的木板。
目前累计涉案12起,金额高达9515万元。
这些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甚至还有3000多万没曝光的表外借款没还清。
生产线彻底停摆。
两条人造板生产线——纤维板和刨花板——已经全面停产。
什么时候能复工? 没人说得准。
没了生产,收入断崖式下跌。
ST景谷自己也陷入泥潭:
2024年亏了7287万,今年一季度又亏1624万。
上半年预计亏损超过1个亿。
实在扛不住了。
8月15日,ST景谷突然公告:
要把手里51%的汇银木业股权,卖给自家大股东周大福投资。
价格还没定死,但放话说不低于1.33亿元。
现金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理由很直白:
“这资产已经成了包袱,甩了才能喘口气”。
可这笔买卖背后藏着个残酷现实:
甩掉包袱的同时,可能把自己推近退市边缘。
2024年,汇银木业贡献了ST景谷87.02%的营业收入。
一旦剥离,公司营收规模瞬间缩水。
按规则,如果营收掉到3亿以下且继续亏损,就得挂上退市风险警示的帽子。
市场却像打了鸡血。
公告前三天,股价连涨三天,累计涨幅超过12%。
8月15日当天差点涨停,收盘停在19.93元。
市值冲到26亿,仿佛在赌这场剥离能起死回生。
但周大福这个“接盘侠”当得也不轻松。
2018年入主ST景谷后,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七年都是负数。
今年7月还借给上市公司2500万周转,年息只要3%。
更早之前,原老板欠ST景谷的1.42亿业绩补偿款迟迟不还,也是周大福自掏腰包垫上的。
这次接手问题资产,更像是大股东在硬撑危局。
回头看,从2.7亿买入到1.33亿甩卖。
中间搭进去商誉减值8331万、存货亏空1900万、诉讼缠身近1亿。
一场收购,最终演变成断臂求生的无奈棋。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