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俄欧赛六代机争制空权,中国双项目打破美军垄断,原因曝光

75     2025-10-10 03:35:21

欧洲人这盘棋,下得有点拧巴。

法国、德国、西班牙三个国家凑在一起,想搞个“未来作战航空系统”,也就是所谓的六代机。听起来人多力量大,可结果呢,还没等飞机上天,自己人先吵起来了。

法国的达索航空公司想拿大头,说六代机的活儿它要干80%。这话一出,德国人立马不乐意了。凭什么我出钱出力,最后就当个跟班的?达索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特拉皮尔都忍不住公开吐槽,说这三方合作的决策机制,基本上就是瘫痪状态。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也放了话,对项目现状很不满,甚至暗示德国可能要找别的出路了。

本来计划2028年首飞的技术验证机,现在看是悬了。

另一边就有意思了。英国、意大利和日本搞了个“全球作战航空计划”,人家那边可是顺风顺水。2025年6月,三国专门成立了一家叫Edgewing的合资公司,统筹设计和制造。

英国的BAE系统公司最近还透露,第一架原型机的结构重量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人家目标明确,2027年原型机首飞,2035年就要形成战斗力。

更有嚼头的是,英国人还公开向德国抛出了橄榄枝,欢迎德国加入他们的项目。你说巧不巧,这要是德国真从法国那边退了群,转头加入了英国这个局,欧洲六代机的天,可就彻底变了。

欧洲这边鸡飞狗跳,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日子也算不上舒坦。

作为最早琢磨六代机的国家,美国一上来就搞“双线作战”。空军一个项目叫“下一代空中优势”,海军一个项目叫F/A-XX,想把陆基和海上的未来战机都给包了。

空军那边,波音公司的F-47战斗机据说已经进入生产阶段,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将军亲口说的,顺利的话2028年就能首飞。

可海军这边就惨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负责的F/A-XX项目,本来是准备在2030年代替换掉“超级大黄蜂”的,结果2026财年的预算,海军申请了14亿美元,国会只批了7400万美元。连个零头都不到。

这事把美国舰队司令部司令达里尔·考德尔上将急得公开警告,要是再没先进的舰载机,美国海军未来的空中优势就悬了。

更有意思的细节是,波音最近公布的F/A-XX概念设计,长得跟空军的F-47几乎一模一样。很多人猜,这八成是在F-47的基础上改个舰载版出来,省钱嘛。

说白了,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同时搞两个独立的六代机项目,以美国现在的工业和财政能力,已经有点吃不消了。

就在美国为钱发愁的时候,中国的路子,走得倒是很稳。

我们也是“双项目并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的歼-36,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歼-50,两条技术路线,各管一摊。

2025年初,网上有高清图出来,说歼-36正在成都附近的公路上测试。那家伙,三台发动机,飞翼布局,还是个并排双座,看着就像个狠角色。它的定位很清楚,不是去跟人缠斗的,而是个“空中重拳”,专门干深度突防、远程打击的活儿。

另一边的歼-50,则是双发动机,个头更小,更灵活。它的主业是抢制空权,但它不只是个单纯的战斗机。它还是整个作战网络的核心节点,能实时协调其他平台,还能指挥无人机群去侦察、去干扰,甚至去攻击。

这种玩法,让美国空战司令部司令马克·凯利将军都公开表示担忧,他认为中国的这两个项目,技术水平已经很接近美国的NGAD计划了。

我们为什么这么干?说穿了就是对自己的需求门儿清。既需要歼-36这样的长矛去威慑,也需要歼-50这样的盾牌守住家门。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蹦得稳。

要说想象力,还得是俄罗斯人。

他们的米格-41项目,听起来就像科幻电影里的东西。设想中,这是一款能飞到4马赫的高超音速拦截机,作战高度接近太空,还带着激光武器和电磁脉冲系统,甚至有轨道飞行的潜力。

听着是挺唬人。但问题是,这里头好多关键技术,现在还都在实验室里躺着呢。能支撑高超音速飞行的脉冲爆震发动机,能扛住极端高温的机身材料,还有稳定的定向能武器,哪一个都不是说突破就能突破的。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冲突对俄罗斯的经济和工业底子冲击不小。这种烧钱的高技术项目,最需要的就是钱和完整的产业链。这两样,俄罗斯现在都缺。

所以你看,这场围绕六代机的全球竞赛,早就不是谁的飞机飞得更快那么简单了。

英国BAE系统公司有位战略总监叫迈克·鲍克威尔,他说得挺直接,传统的战机代际划分已经过时了。未来空战,根本就不是五代机和六代机的单挑,而是集成了人工智能、无人机群协同的整个作战体系的对抗。

说到底,这场竞赛比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国力。谁的战略清晰,谁的工业体系完整,谁的钱袋子够鼓,谁才能在这场马拉松里笑到最后。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