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三年后,俄罗斯社会态度大变样,社会主义理念成新主流
俄乌冲突已经迈进第四个年头,俄罗斯社会的心态也悄悄变了模样。前些天,俄科学院社会学中心发布了一份调研数据,让人看清了如今俄人的真实想法他们对“特别军事行动”的理解,跟刚开打那会儿已经有了大转弯。
一开始,俄老百姓觉得目标无非是“解放乌克兰东部”,比如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地方。调查显示,2022年春季,26%的人想的是“解放乌克兰全境”,21%主攻“两个共和国”;不过到2025年了,这思路变了,“收回小俄罗斯历史领地”成了最热口号,提的人最多,原来那种局部解放的说法已不再吃香。
俄社会学家也琢磨了,这其实是大家适应了战事长期化,觉得单单讲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目标太窄,现在更看重“历史该属于我们的地盘”。这种认知转向,也让特别军事行动成了当前俄人最焦心的事,仅次于经济压力,真说一点儿也不担心的人只占9%,六成多的老百姓算是高度担忧。
更有意思的是,俄国人对社会制度的看法也发生了大变化。以前,“想过社会主义生活”的人只占三分之一,算是“小众偏好”;最近这几年受战事和经济制裁影响,这热情刷刷往上蹿。到2025年,差不多44%的人愿意生活在社会主义体制下,是过去二十年最高水平,远远超越了对资本主义的支持。
大家为啥站队社会主义?一来,现在日子紧巴,收入差距拉大,普通人盼着国家能出来扛把子,调控物价,限制资本让大伙都有口饭吃。民调显示,七成以上的主张者希望国家多管食品、住房、能源等“关乎百姓”的事。二来,这几年一直讲集体主义,“咱们是一家人,拧成一股绳”这种想法很受欢迎,比如更多人希望国家多投钱办学办医院,不用一切都靠市场。三来,大龄一代对苏联时期的保障记忆深,比如那时候医疗、教育几乎不用愁,年轻人虽然没见过,但也认同大家都能享受福利的制度。
资本主义在俄国的支持度跌到低谷:2023年才5%,2025年回暖也只到了14%。这并不是倒了牌桌,而是大环境下,“谁能帮咱稳住生活,谁就有理”,现在大家对国家调控型的制度信心更足。
说到底,俄国人对自己家庭生活的满意度其实没大家想象得那么低。76%的受访者自评日子“中等”“还不错”,比前两年略好。不过细抠起来,日子越过越细致,想要省钱。休假和旅游八成俄家庭压缩了预算,吃饭下馆子的频率也大大减少,买家电家具更是大多数人推迟。不少人觉得,这样的节俭态度能让自己多点安全感,同时也更加期盼国家拿出办法,别让大家啥都攒着不敢花。
总的来说,俄乌冲突三年多过去,俄罗斯人的关注重心、制度选择和生活方式,都被深刻改变了。更高的社会主义情绪,也会让政府不得不在民生保障和经济政策上“真刀真枪”下功夫。这许多变化,来自于俄科学院社会学研究中心的权威数据分析。
你怎么看俄罗斯社会的这种大变化?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