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巨头集体上调中国经济预期,下周A股能否稳住新高?

160     2025-07-30 10:44:30

刚过去的周末,财经圈传来一则重磅消息:高盛、摩根士丹利、野村等国际大行纷纷上调了对中国今年和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这不仅是纸面上的数字游戏,更像是一记强心针,打在了投资者心坎里。外资机构罕见“组团”唱多,这背后到底有啥门道?下周A股真能稳坐3600点,甚至冲击3674点吗?咱们不妨掰开揉碎,说说其中的门道。

首先,这波乐观情绪可不是凭空来的。三驾马车——进出口、消费和投资,今年表现都挺给力。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进出口增长2.9%,消费增速达到5.0%,投资也涨了2.8%。别小看这几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还能逆势而上,不得不让人佩服“韧性”二字的分量。

其实,每次看到外资机构集体调整预期,我总会想起楼下那家早餐铺。去年生意冷清,大爷大妈都以为要关门歇业,结果今年换了新厨师加了新品种,小店又排起长队。这说明什么?只要基本盘够硬,有点创新和动力,就能扭转局面。而中国经济,无疑就是那个底子厚实的小店老板,只不过规模更大些罢了。

当然啦,大资金向来谨慎,不会一哄而上。他们既然选择此时表态看好,无非是看到了一些确定性的信号,比如政策发力、新兴产业崛起,以及国内需求逐步回暖。但话说回来,“船大难掉头”,即便外资开始布局,也不会像散户那样一夜之间满仓杀入,而是慢慢渗透,把风险控制得死死的。所以,即使未来几天市场有波动,也属正常现象。

不少朋友问,现在是不是该抄底买股票?我倒觉得,比起盲目跟风,更应该理性思考。如果你只是听到某个“大佬”喊多就激动地冲进去,那可真成“韭菜”。与其追涨杀跌,不如选好赛道,比如新能源、高端制造、医药等长期受益于结构升级的板块,再耐心等待价值兑现。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成长,在疯狂中灭亡。现在正处在哪个阶段,各位可以自己琢磨琢磨。

至于3600点是否稳如泰山,还真不好断言。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每当主流资金达成共识并逐步入场时,大盘确实容易出现阶段性反弹。但市场永远不会按剧本走,多空博弈之下,总有人欢喜有人愁。所以,与其天天盯着指数跳舞,不如静下来研究企业基本面,把握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才最靠谱。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轮行情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信心比黄金还珍贵。当你发现连国际巨头都在重新评估中国资产价值的时候,是不是也该给自己一点耐心,一份从容?

最后小编想问:当所有人都开始看好时,你真的准备好了理智面对下一轮波动了吗,对待这个问题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