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在瑞典谈完中美谈判后说了一番话,听起来挺温和,但仔细一听全是硬招。他说中美有进展,但紧接着点了欧盟、日本、印尼、越南这些国家的名,说要和他们搞贸易协定框架。这不是随口提提,是真要拉帮结派围堵中国。
美国想干什么?简单说就是不单打独斗,而是联合中国周边国家,搞个经济包围圈。白宫没说具体谈了啥,但路透社报道透露了点细节:中美确实谈了技术转让、市场准入这些核心问题。比如美国可能要中国开放更多领域,或者限制中国技术发展。但与此同时,美国另一只手忙着拉拢其他国家——欧盟刚和美国谈完第五轮贸易对话,印尼推进和美国的矿产合作,越南还刚签了个10亿美元的新能源协议。
这些动作可不是谈判姿态,更像是备胎计划。美国这些年套路早有预谋,从奥巴马的亚太战略,到特朗普重建印太框架,再到拜登推清洁能源合作,目的就四个字——“去中心化”。他们想把中国从全球供应链核心位置挤出去,自己或盟友补上空缺。比如中国是最大制造国,美国就拉越南、印尼搞制造业转移;中国是最大出口国,美国就联合其他国家掐订单和港口。
但问题是现在是2025年,不是2005年了。那时候中国外汇储备才1.5万亿,现在都快3.2万亿了。对外依存度也从60%降到不到30%,内需市场硬得很。像印尼总统佐科去年就说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越南一边和美国签协议,一边还在扩大对华出口罐头加工厂——明显两边下注。
更扎心的是美国自己玩心太野。今年3月,美国刚对越南钢铁企业搞反规避调查,说他们用中国中间产品逃税,转头又宣布和越南搞供应链透明化合作。这不是打完左脸喂糖,是逼越南表态站队,但越南才不傻。他们要看谁给订单、给投资,而不是谁嗓门大。
这些年中美博弈,中国其实退让不少。比如汇率机制改革、电动车补贴调整、半导体进口限制,每一步都是按国际规则走。但美国呢?2018年中兴被制裁,2020年华为断供,2022年查美光芯片,2023年封AI企业。这不是谈判,是步步紧逼。
美国总说要振兴制造业,但数据不帮忙。2024年6月,美国工业产出环比还跌了,消费者信心指数掉到65.6。反观中国,虽然经济有压力,但上半年外贸总额涨了6.1%,服务出口增速破20%。更讽刺的是,美国2025年对华出口增长7.3%,比其他地区都高。嘴上说脱钩,钱包却往中国冲,这不是矛盾是惯性。
越南的例子最典型。美国一边查他们用中国原料,一边又要合作。但越南对华贸易额是美的两倍,工厂还在扩产。特朗普就算再喊“制造业回流”,不还得靠中国买大豆和芯片?
现在看,美国想搬走全球供应链根本不现实。就算他们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拉拢,中国有3.5万亿外汇储备,内需市场大,谁能真围得住?印尼、越南这些国家心里清楚自己是棋子,但订单和投资才是王道。
美国财长说要“平衡”,但以前标榜自由贸易,现在变成挑肥拣瘦。问题是,真能把全球供应链全搬走吗?真能掐住中国经济的脖子?看看美国对华出口数据,再想想越南印尼的两面玩法,这事没那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