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牧光光伏打桩组件支架安装,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效率?

129     2025-10-10 04:06:13

集中式牧光光伏打桩组件支架安装,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效率?

集中式牧光互补项目需兼顾光伏发电效率与畜牧养殖空间利用,支架安装效率直接影响项目收益。以下从设计优化、工艺创新、设备升级、管理协同四大维度,提出系统性效率提升方案:

一、设计优化:前置化与模块化减少现场调整

组件排布避遮挡设计

通过三维建模模拟不同季节太阳轨迹,优化组件间距(横向≥0.8倍组件宽度,纵向≥1.5倍组件高度),避免牧草、围栏等阴影遮挡。

案例:内蒙古某牧光项目采用“东西向错列排布”,发电量提升5%,支架用钢量减少8%。

支架模块化预制

将支架分解为标准节段(如2米/节),工厂预制时完成螺栓孔定位与防腐处理,现场组装时间缩短40%。

接头采用“销轴+弹簧卡扣”设计,替代传统焊接,单节点安装时间从15分钟降至3分钟。

基础适配性设计

针对牧场软土地基,推广可调式螺旋地桩(直径114mm,深度2.5-3.5m),通过旋转调节高度,适应地势起伏(调节范围±30cm)。

二、工艺创新:标准化与并行作业提速

“打桩-支架-组件”三阶段并行施工

白班:液压静力压桩机完成管桩沉桩(单日80根),同步进行支架节段预制;

夜班:利用混凝土养护时间差,进行支架组装与组件安装,整体工期压缩35%。

新型压块固定技术

采用“三边固定法”:组件短边外侧压单块侧压块,长边中间压公用中压块,压块数量减少30%,安装效率提升25%。

实验验证:5400Pa风压下,组件位移量≤1mm,满足抗风要求。

激光定位与电子水平仪应用

全站仪定位管桩中心偏差≤2cm,电子水平仪实时反馈支架垂直度(误差±1mm/m),减少反复校准时间。

三、设备升级:机械化替代人工

自动化打桩系统

引进500吨级液压静力压桩机,配备自动喂料装置,单桩沉桩时间从20分钟降至8分钟,且噪音≤65dB,适合牧场环境。

微型起重机吊装

使用额定载荷2吨的微型起重机,配合专用夹具,实现支架整体吊装,替代人工搬运,单榀支架安装时间从40分钟降至15分钟。

无人机巡检与RFID管理

无人机每日巡查支架垂直度与螺栓紧固情况,问题定位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0分钟;

RFID标签追踪支架、螺栓等物资,减少现场寻找时间30%。

四、管理协同:数字化与技能培训

施工管理APP

实时上传管桩深度、螺栓扭矩等数据,系统自动生成进度报表,偏差超5%时触发预警,管理响应速度提升50%。

专项技能培训

开展“牧光项目施工工法”培训,重点练习狭窄空间作业(如围栏内施工)、畜牧防护措施及扭矩控制扳手使用(预设15N·m扭矩)。

供应链动态协同

与管桩供应商签订“按需供货”协议,根据施工进度动态调整配送量,避免现场积压或短缺。

案例验证在甘肃张掖某50MW牧光项目应用上述方案后,支架安装周期从45天缩短至28天,人工成本降低18%,且支架合格率(通过拉拔试验)达99.2%。

结语集中式牧光项目的效率提升,需以“设计前置化、施工机械化、管理数字化”为核心,通过毫米级精度控制与分钟级工序衔接,实现光伏支架安装的“快、准、稳”。当钢铁支架与绿色光伏在牧场交织,效率的提升不仅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更是对清洁能源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深度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