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锦州热电企业开放日把绿色能源变成看得见的现实现场

136     2025-10-10 04:33:01

9月28日的厂区门口飘着早秋的风,工人们把门口的旗帜整理好,我跟你说,场面既日常又有点儿仪式感。来自共青团、气象局等五家单位的五十名代表进来听宣讲、看短片、走车间,感觉像是把一本教科书翻成了现场课。看到“大模型技术在发电企业应用”的介绍,大家都愣了一下,真心的,原来智能不是概念,而是能把发电调度、能效管理、智能运维落地的操作系统。公司人事说“我们在推动新质生产力,用技术把误差降到最低,这话不是吹的。”就是听着就让人踏实。

进入集控室那一刻,眼前的屏幕和图表在闪动,仪表盘像心电图一样跳动,现场导览的工程师边走边解释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的细节,我跟你说,这些专业术语一下子变得有血有肉。嘉宾们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和集控室驻足影,市气象局代表感慨,说明了跨界数据共享的潜力。有人问这样的开放能不能带来更大范围的协同?这个问题压在空气里,但交流会后达成了共建意向,意思就是大家想往实处走,别光说不练。

互动环节里有小游戏,有设备操作演示,职工和代表一边协作一边笑着比划,真心的,氛围像街坊邻居聚会。我才不信呢,有的外界声音总爱把能源企业描成黑盒子,可现场的入厂安全教育、红线管理流程、支持的现场决策,让人感觉到透明与责任并存。公司负责人在影时表示,文化是软实力,但要为硬支撑,就得把企业文化、卓越管理和技术能力结进来,化为可复制的运营机制。

把这次开放日放回更大的图景锦州热电想要的不是一时好而是把绿色低碳、智能化和区域能源安全连成网。用比喻来讲,就是把抽象的“碳中和”变成了锅炉里每一度热量的精确管理和每一次调度的优化,听来笃定又接地气。未来会怎样?或许还要靠更多的跨界作与制度创新来推动,反正这步是迈出了。时,厂区的烟囱没有往上冒花哨的烟,而是像个在沉思的人,沉稳中带着动量,留给人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