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服了,这刚刷到崔永熙晒的那些5V5对抗赛视频,血压都上来了,手机还在手里,真是满脑子都是话想说,不吐不快。这大晚上的,不让人好好睡觉是不是?
你说他发个视频是好事吧,激励球迷,展示训练成果。结果呢,评论区和热搜上那是吵翻了天,各种“CBA该不该出头”的声音又冒出来了,真是老生常谈,听得我耳朵都要起茧了。
这事儿不就明摆着嘛,大家对CBA的期待一直都在那儿。这几年,像2023年男篮世界杯那战绩,真是让多少人看着直摇头。国际篮联(FIBA)的数据在那儿摆着,咱们亚洲区的排名说实话,确实有点不上不下。
可话又说回来,这种对抗赛,球员们不就是想找找状态,保持竞技水平吗?2023-2024赛季都结束了,他想跟老队友们练练,这有什么错?
但问题是,他这一晒,很多人的兴奋点根本不在他训练得有多苦,技术有多好上,直接就跳到“CBA行不行”这个终极拷问了。这怪谁呢?
我寻思着,咱们球迷的要求真就那么高吗?不就是想看到场上球员有那么一股子劲儿,那种“拼了命也要赢”的气势吗?哪怕输了,只要是站着输的,我相信大部分人也能接受。
结果呢,每次一看比赛,很多时候都让人觉得差点意思。不是说球员不努力,但就是缺少那么点火花。这种火花不是靠训练就能完全练出来的,那得是从骨子里往外冒的。
这不,崔永熙这事儿一出来,网上又有人开始翻旧账了。说什么广东队这几年如何如何,杜锋指导又如何如何,把焦点全都带偏了。
我寻思着,就不能让球员好好打球,球迷好好看球吗?非得搞得跟开批斗大会似的,人人都是“懂球帝”,人人都是“策略大师”。
崔永熙这小伙子,从他以前在CBA的表现来看,成长是肉眼可见的。2023-2024赛季,他代表广州龙狮队出战的数据,场均得分、篮板都有进步,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不是吹出来的。
他才多大啊,2003年出生的小伙子,正是职业生涯的上升期。你让人家多打打高水平的比赛,多和老大哥们对抗一下,这对他个人发展,对CBA的难道不是好事吗?
以前那些前辈,像姚明、王治郅他们,哪个不是在和强手较量中成长起来的?你总不能指望球员关起门来,自己练练就能达到世界水平吧?
我记得2019年世界杯,咱们在家门口,那表现真是让不少人伤心。但之后,像郭艾伦、周琦这些核心球员,也没少被拿出来“鞭尸”。可你光骂有什么用呢?
这骂来骂去,骂到受伤的还是球员自己,还有整个联赛。谁还敢在社媒上分享自己的日常训练呢?分享了不是给自己找骂吗?
你看,他发个5V5视频,原本是想展示一下积极向上的态度。结果被一些人解读成“内卷”、“秀肌肉”,甚至还有人扯到什么“体教分离”的历史遗留问题上去了。
简直了,这思路是不是有点太跳跃了?人家小崔发个视频,想的可能就是单纯记录一下自己的训练,或者和球迷互动一下。
结果,你脑子里想的是整个篮球体系,甚至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这跨度,我真是服了。
这几年,CBA为了提升竞技水平,也做了不少努力。比如说,增加外援的使用,鼓励本土球员和外援对抗,这些都是想方设法提升比赛强度。
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又是不是达到了大家的预期,这又是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了。也不是一个视频就能解决的。
说白了,大家都是对中国篮球抱有期待的。没人希望它真的沉沦下去。可这种期待,有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成了恨铁不成钢的“怒其不争”。
但是,这种“怒其不争”如果变成了无休止的指责和谩骂,那对谁都没好处。球员会失去信心,联赛会失去活力。
我觉得,与其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不如多关注一下那些真正努力的球员。给他们多一点支持,多一点鼓励。
崔永熙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球迷对中国篮球的复杂情感。期待、失望、愤怒、无奈,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所以,咱们到底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篮球?一个球员连发个训练视频都可能被骂上热搜的联赛,它真的健康吗?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